回到单位,我就叫佩青回去。
他问:“你吃完饭,还要我来接吗?”
“到时再联系吧。”
我上楼,回到房间坐下,先泡一杯茶,慢慢喝。
办公室秘书宋志送来了一个文件夹。我说:“十分钟来取吧。”
我仔细地看了一遍。该我签意见的,马上签意见。不该我管的就划个圈。
所谓【圈阅】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五分钟钟就看完了,掏出一支烟来,慢慢地抽。
抽完一支烟,等了一阵,宋志进来了。
我把文件夹给他。
他站着没走,而是说:“郝局长,你是最关心我们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怎么啦?”
“我每次送文件,你都定了个时间,说什么时候来取。有的领导不同,他也说多久看完,去取一次,说没看。再去取,又说还没看完。
真是不知什么时候去取为好。老是去打扰,也不好意思。”
我指指旁边的沙发:“你坐坐。”
小宋坐下。
我说:“你起草一个文件,就是办公室阅文规定。”
他问:“这个也规定?”
“这个不规定,你向我提什么意见?
你还有什么建议都说出来,不要这次说一点,那次提一点。
我是管办公室的领导,就是要为你们说话嘛。”
小宋说:“好。我回去好好想一想。”
我突然觉得这样不对,下指令不能隔一级,便说:“你把李主任叫来。”
他放下文件夹,出去叫李主任。
一会儿,两个人同时进来了。
我问李主任:“小宋说文件传阅,有些领导今天没看完,明天也没看完,有没有这种情况?”
李主任苦笑一下:“有。有的领导要讨三四次,总是说没看完,办公室很被动。”
我说:“还有哪些事情,你们感到为难?”
李主任说:“就是用车。局里只有一台车,花局长用车了,其他领导就叫社会上的出租车,到时就有司机送来一大摞发票,要我们签字报账。”
我说:“你组织办公室几位同志讨论。到底有多少不合理的事情,都写出来。然后建立一套制度。不然,你们签字的发票,我就都算到你们头上。
一个单位怎么没个制度呢?”
李主任有些犹豫,我说:“你不想制订是吧,那你打申请不当这个主任,我换人。”
他讪讪地笑了笑,连说:“好的,好的。”
说罢,两人才走。
我知道李主任受了委屈。这局里敢自己租车的,应该就是曹再升。以前是他审发票,那是想租就租。
这一次,一定要堵一堵。让办公室把所有的制度都建立起来,到时就可以一统江山。
手机响了,是少华打来的。
少华说:“郝局长,我和司机过来接你了。”
“好,我就下来。”
下楼,我发现少华在窗口招手。
上去之后,车开得门口,栅栏久久不缩回去。
少华说:“进来也是一样,要问东问西。”
这时,老林才出来,一副钦差大臣的样子,朝窗口一望,见是我,立马笑道:
“哦,是郝局长啊。”
栅栏才缩回去。
少华说:“还是要局长亲自坐在里面。我们说找郝局长,他板着脸。我们说是文化局的,他也板着脸。”
司机在一旁说:“好严格的。”
我心里早就厌恶了这姓林的,嘴里却说:“严格点好,认真负责嘛。”
车到东郊一家农庄,司机按了一声喇叭,孙局长就出来迎接我。
两人一见面,孙局长就握着我的手说:
“指导我们在省里获奖,奖金都不来领。”
我说:“还有奖金的嘛?”
她说:“有啊,谭军没告诉你?”
我想了好久,说道:“有这么一回事,谭军打过一次电话给我。”
孙局长说:“谭军要代签,我说不行。奖金给了他,他就更加不会跟我见面了。”
两人边走边说,上了二楼。
原来都是那部戏的主要演员。我一进去,大家鼓掌。
孙小波说:“今天是指导老师、作者,主要演员的一次大聚会,谭军还在路上。我们聚过一次了,这次是感谢指导老师郝局长。”
大家一起鼓掌。
我抱拳道:“我只是出个点子,一切都是大家的功劳。”
这时,一个美女拿着一张单子过来,笑道:
“郝局长,现在财务抓得严,都要自己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