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街上热闹非凡,参加完文会之后的学子们都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那场文会,仍旧成了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听闻文会之上琼州学子包揽前三,张放那句‘琼州不只有白丁’的豪言,令百姓们热泪盈眶。
学子们在文会上为琼州出力,面对其他地区的文人学士不屈不挠,坚持自己的精神更令百姓们觉得琼州有望将来。
说书先生慷慨激昂的措辞振奋人心,人人都觉得琼州即将崛起,不再似从前那般只有莽夫没有学者!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王妃,若不是她极力创办文会,若不是她引来这么多文人学士,若不是她要创办官学,琼州不会有今天!
不仅如此,她还带领琼州发家致富,带领百姓们经商做生意,以低价给他们摊位,为他们出谋划策,让他们有了营生能力!
一场文会令琼州声名大噪,更令姜娇儿与沈鹤受万人敬仰。
琼州的百姓们自发为姜娇儿与沈鹤立雕像。
……
王府里头。
姜娇儿正算着账目,密密麻麻的数字却不显得眼花缭乱,反而一目了然。
百姓要为她和沈鹤立雕像的事情,她已然知晓。
沈鹤没有反对,姜娇儿自然不会阻拦。
这是百姓们的一片心意,更是他们的赤诚之心。
但姜娇儿也知道,捧得越高,摔得越疼,她与沈鹤都不是神,只是普普通通的人,是人就会有差错,就会出现问题,不会一帆风顺。
她只希望他日若出现差池,不会有人掀起风浪。
筹办官学的资金,姜娇儿已经准备了出来。
她看着红榜上的名单,忍不住叹息。
此次文会,琼州看似包揽前三,可实则红榜五十人里,除了清风书院的,只有寥寥数人。
而其他地区的学子们几乎每个地区有五个人进入红榜,这断层式的数据,令姜娇儿感到堪忧。
其他地方人才济济,琼州却只有这么几个出彩的人,其中王羽墨还是外援,红榜之中清风学院占据大半。
姜娇儿揉了揉眉心,沉沉一叹。
教育是百年难题,姜娇儿也不知,自己这条路要走多久。
“随风,羽墨先生可到了?”
“回娘娘,奴婢正准备通知您,先生已在偏厅候着。”
姜娇儿颔首,拿上自己准备的册子,去了偏厅。
官学之事并非她一人能撑起,资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师资力量。
三宝生日会上,姜娇儿与王羽墨做了交易,她要王羽墨留下来参加文会拔得头筹,许诺王羽墨留在琼州,创办官学。
她给予王羽墨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利。
偏厅里。
坐着的不止有王羽墨,还有张放和她从红榜里挑选出来的几位。
这几位都是姜娇儿私下里打听好,且了解过人品的。
“今日请诸位来,是商议官学之事。”
除了王羽墨和张放,其他几人皆是一愣。
文会之上,姜娇儿许诺红榜、金榜皆可进官学做先生,但他们不知道,他们能与王妃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商议官学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