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BINGO!你答对了!(2 / 2)

这已是斯恩第二次请求见编剧,可见他交流沟通的心思有多迫切。

“可以的,但不是现在,”司雨追问:

“如果这些本子现在能打100分,给你改,你预估能改到多少分?”

“这个.......”斯恩陷入沉思,在脑海把本子反复过两遍后,肯定回答:“至少能到120。”

提高20%,挺有自信。

司雨心里点头,再问:“有兴趣过来我这边,改这些本子吗?”

斯恩心里很挣扎,左右权衡不定。

他是全球头号流媒体视频大厂奈飞的高级编剧,汤姆托人找到自己,说有家公司在找总编,问他有没有兴趣。

看不上歪果仁投资的新公司,婉拒。

汤姆反复劝说,说公司准备投巨资做网剧,这才挠到痒处打动他,同意过来看看。

谁曾料到,一来就不想走了,好吸引人。

他写的本子,被公司拒过好多次。

而这里,志同道合......

难道要从奈飞跳到华国人新开的小公司?疯了......

斯恩好矛盾,眼神挣扎,问:“boSS,你准备投多少钱拍网剧。”

司雨反问:“看过我资料吗?”

斯恩老老实实回答:“看过。”

来面试,当然要对公司和老板有所了解。

老板是华国创一代,玩短视频发家,网传身价20亿刀。

20亿刀,好多住比佛利山庄的富豪,也没他身价高呢。

司雨满意点头,露出自信的微笑:

“北美是我未来业务的核心发展区域,网剧是业务重点。”

“跟你透露一下,我刚和tIKtoK签下600万美刀广告合同,一周后,我会去硅谷再签600万。”

司雨新成立的星光影视是小公司,想吸引到奈飞大厂高级人才,需要展示实力。

否则,谁会来歪果仁开的小公司。

和国内情况一样,企鹅、华伟的员工即使跳槽,也只会往大公司跳。

司雨问他是否看过自己资料,是提醒他:

自己有实力,不是小老板,不用担心公司开几个月倒闭。

说tIKtoK广告合同,通俗的说是装逼,表示自己在丑鹰市场投入重金开拓业务,宽他心,给他信心。

广告合同其实是剪映的,和星光影视的短剧业务毛关系没有。

顺着话题说出来,斯恩多半会以为是给影视剧业务拿的。

果然,斯恩精神一震!

老板果然和新闻里说的一样,做事雷厉风行,喜欢搞大手笔。

刚过来发展,立马投入千万美刀买广告,这实力,非同小可。

他目光复杂,看着司雨,面露思考之色。

司雨趁热打铁,忽然问个不相干的话题:“你知道opENAI吗?”

“知道。”

今年2月份,opENAI首次公开融资。

刚过去的6月份,启动b轮,微软、红杉、软银十几家风投商投资。

互联网从业者,没有没听过这新闻的,斯恩当然也知道。

司雨轻声说:“你可以查下新闻,投资商名单里,有家公司叫SmG。”

“很巧,SmG,是这家公司的老板。”

司雨脸上的笑容很神秘,说话同时,用手指指地面,表示这家公司指星光影视。

斯恩骇然,眼睛差点从眼眶里蹦出来:“SmG是您的公司?”

“无可奉告,斯恩先生,”司雨笑着摊开手道:

“我只是提醒你,我不是丑赢的过客,我要在这里扎根做业务。

“你勿用担心星光影视的实力,只考虑业务层面事情即可。”

斯恩眼神呆滞,陷入深深震惊之中,没想到黄皮肤老板,居然在opENAI投资商名单里。

那里面,全是顶级科技公司和Vc。

回去查查,如果真如他所说,甲方实力确实无需质疑。

一念至此,斯恩恭敬回答:“好的,boSS,您的意思我明白了。”

说完这句,他按司雨说的,把关注点转移到业务层面,连续问三个问题:

“公司手里有多少类似的本子?计划什么时候开拍?预计今年拍几部剧?”

司雨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让他眼球震碎:

“类似的本子有很多,我可以高效、快速的量产此类剧本。”

斯恩目眦欲裂,死死盯着司雨,不可置信摇头,断然道:

“不可能,绝无可能量产,除非忽视质量。”

司雨悠悠回答:

“很难吗?我国内有上百人的编剧和翻译团队,只要我想,随时可以全力支援北美市场。”

ohmygad......斯恩感觉上帝抛弃了自己!

难道说!刚才看的本子,是华国人翻译的?

华国,在网剧内容方面,居然走在丑鹰国前面!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而且.....

那古古怪怪的文风......

他想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可能,无比震惊,不由自主挺直腰杆、提高音量问:

“你的意思是,本子是华人原创剧本?”

“bINGo!你答对了!”

斯恩眼神茫然,颓然靠在椅背上,这就说的通了......

怪不得文风奇怪,读起来拗口,屡犯低级错误,原来是华人原创。

华人......

他们人多势众,工资成本极其低,干活死卖命。

干工业,已倾销全球,谁都干不赢他们。

他们如果会写丑鹰的网剧剧本,成本优势、人力优势,确实无可比拟。

更何况,写的比本土剧本还要精彩。

怪不得老板说,可以量产,放在华国,一切都说得通。

司雨语气轻松,说出的话,却犹如一记记有力的拳头,势大力沉:

“我国内有团队可以写欧美剧本,随时能招几百人。”

“准备在这边招个大编剧团队,对接国内团队,帮忙审稿、修改,同时搞本土原创,双管齐下。”

“如果斯恩先生愿意入职,你就是团队领导,创业骨干。”

团队领导?斯恩身子僵硬,陷入憧憬:

在奈飞,自己只是业务高手,小团队领导,团队成员只有四人。

在这里,立马摇身一变,成为大团队领导......

还是创业骨干,多半有额外的薪酬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