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早料到会有这样的质疑,他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回应:“刘副市长的担忧不无道理。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一方面,向上级争取专项建设资金;另一方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投资,采用ppp模式,既能减轻财政压力,又能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
这时,另一位常委,分管土地的王副书记也开口了:“杨书记,新区建设涉及大量土地征收,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土地权属复杂,还有部分居民可能不愿意搬迁,这些问题都需要慎重考虑。”
杨威点了点头,神色认真:“王副书记说得对,土地征收和群众安置工作确实是重中之重。我们要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声音,依法依规进行征收,确保每一位居民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保障。同时,为搬迁居民提供合理的补偿和妥善的安置方案,让他们能够安心配合。”
尽管杨威一一回应了常委们的质疑,但仍有部分人持保留态度。会议陷入了僵局,气氛也变得有些凝重。
“我还是觉得这个计划过于激进,风险太大。安西市目前的发展态势还算稳定,我们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险。”刘副市长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
杨威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扫过众人:“同志们,稳定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不进则退,如今各个城市都在飞速发展,如果我们不抓住机遇,大胆创新,就会被时代淘汰。这个新区规划或许有风险,但它带来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把这个项目做成。”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会议决定对新区规划进行进一步的调研和论证,同时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着手解决资金和土地征收等关键问题。
会议结束后,杨威并没有放松。他深知,要想让新区规划顺利实施,光靠常委会上的讨论远远不够,还需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
第二天,杨威带领工作组来到了计划中的新区所在地——安西市下辖的一个偏远乡镇。这里的村民大多以务农为生,对即将到来的新区建设既充满期待,又有些担忧。
在一间简陋的村委会会议室里,杨威与村民代表们围坐在一起。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率先发言:“杨书记,听说要在这里建新区,这是好事。可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种地,以后地没了,我们靠什么生活啊?”
杨威微笑着看着老人,耐心地解释道:“大爷,您的担忧我完全理解。新区建设确实会涉及土地征收,但我们不会让大家失去生活的依靠。我们会为大家提供就业培训,让大家掌握一门新技能,这样就能在新区的企业里找到工作,收入比种地还要高。而且,我们还会建设配套的商业设施,大家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
另一位年轻的村民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杨书记,那我们的房子怎么办?拆迁补偿能合理吗?”
杨威认真地回答:“关于拆迁补偿,我们会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执行,确保公平合理。补偿标准会提前公示,大家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随时提出。我们的目标是让大家不仅能住上新房子,生活质量还能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