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太过分了(1 / 2)

二哥正阳正在房间里活动着身体,耳朵里突然捕捉到门外传来细微的响动,仔细一听,有人要接热水。他瞬间反应过来是胡书记,赶忙停下手中的活儿。心里一盘算,自己房间里还有满满一壶热水呢,于是麻溜地站起身,快步朝门口走去,同时压低声音隔着门喊道:“胡书记,我这儿有热水,马上给您送过去。”

话一落音,他已经走到门前,伸手拔掉门插销,“吱呀”一声推开了门。这一推,正好瞧见胡晓云站在那儿,右手轻轻扶着额头,眉头微微皱起,脸色看着不太好。

正阳刚想开口说“热水来了”,还没等他出声,胡晓云便抬起头,目光朝他这儿扫来,声音带着几分疲惫说道:“我现在头痛得厉害,估计是感冒了。明天早上吃早饭就不用叫我了,对了,明天的活动具体是几点来着?”

正阳忙不迭回答:“明天第二场活动定在十点半。”

“行,那咱们十点钟在招待所门口见。”胡晓云应了一声,伸手接过李正阳递来的水壶,转身迈着略显沉重的步子走进自己房间,顺手带上了门。

李正阳望着那扇合上的门,心里犯起了嘀咕,挠了挠头,小声嘟囔着:“喝热水真能治感冒?”

正想着,胡晓云又转身道,打趣道:“明天就全靠你这个得力干将啦,我整理了一份材料,你拿去仔仔细细看看。明天的推介会上,要是我状态还行,我就冲在前头;要是我状态不佳,你可得顶上,可别掉链子。”

说起业务这一块,李正阳打心底里对胡晓云那是有些佩服的。酒水公司刚成立,胡晓云就跟打了鸡血似的,风风火火地让收集省内销量最火的十几款酒,包括茅台、五粮液、汾酒这些大牌都给弄来了。在会议室里,她把这些酒往桌上一摆,组织酒水销售公司的同志眼睛就开始仔细对比它们的包装、酒瓶。说道:“咱酒水销售公司,白酒质量咱把控不了,可从咱女人的直觉来讲,这包装那可是太重要了。认为高粱红酒设计得土里土气的,就得借鉴省内外卖得好的白酒,好好取取经。”

为了这事,胡晓云没少跑,一趟趟地往高粱红酒厂跑,和孙向菊、高春梅、孙向东,还有二哥正阳这些人聚在一起,开会开得热火朝天,就琢磨着怎么把高粱红酒的包装和设计给弄出彩了。经过一番折腾,初步确定了明年开春就重新包装高粱红酒的外观。

正阳怀揣着一肚子的想法,抬脚走进胡晓云的房间。一进屋,他发现地上的纸巾已经被收拾得干干净净,胡晓云正坐在桌前,把一本粉红色的笔记本“啪”地一声放在桌上,抬眼瞅着李正阳,半开玩笑半嗔怪地说:“我都感冒成这样了,你还不关门啊?想让我病情加重咋的?”

李正阳一听,犹豫了一下,挠了挠后脑勺,吞吞吐吐地说:“胡书记,这门……还是开着吧,毕竟……”

“毕竟什么毕竟,我一个女的都不怕,你一个大男人怕啥?放宽心,我一直都把你当亲弟弟看待,没啥可顾虑的。要不是明天的推介活动,我可不会让你进我房间瞎转悠的。”胡晓云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拿起桌上的笔记本,轻轻翻开。李正阳这才看清,笔记本封面上画着一个风情万种的香港女星,再翻开扉页,又是一张漂亮得让人移不开眼的美女照片。

90年代的本子就兴这么设计,隔个一二十页就有这么一张美女照片,可能也是为了缓解视觉疲劳吧。

胡晓云把本子往李正阳面前一推,接着站起身,给自己倒了杯热水,热气腾腾的水汽瞬间弥漫开来。她一边吹着热气,一边说道:“这是我总结的高粱红酒的特点。在推介会上,光干巴巴地说特点可不行,今天你好好看着我介绍,这是我梳理出来的推介会主要流程。除了重点介绍新包装,优惠活动也得讲得明明白白,具体方案你心里也有数,我就不多啰嗦了。但有些内容你得格外上心,特别是那套算法,买得越多,平均单品单价越低,算下来就越划算,这是关键中的关键。”

李正阳站在那儿,鼻子里悠悠地闻到房间里飘散着的一股淡淡的幽香,仔细一嗅,感觉这味道和胡晓云身上散发出来的如出一辙,他心里明白,这可不是什么体香,而是香水味。正想着,胡晓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听明白了吗?”

李正阳回过神,赶忙用力点点头,说道:“明白了。”

胡晓云神色一正,严肃地说:“明白了就得扛起责任来。销售公司刚成立,好多双眼睛都盯着呢,咱们自己盼着咱们出业绩,还有些人等着看笑话。我是书记,你是总经理,出了问题,主要责任可就在你身上。正阳,你得赶紧适应新社会带来的销售模式,可不能想着坐享其成。你不会没关系,大部分人一开始都摸不着头脑,我这些都是跟我爱人学的,商校老师可不会教这些接地气的东西。上大学啊,最重要的不是混个毕业证,而是得时刻保持学习的能力,课本上的知识早就跟不上时代,让我省点心,明白吗?”

正阳虽说读了好些年书,身上多少带着点知识分子的傲气,可被胡晓云这么一番批评,心里一琢磨,觉得她说得句句在理,不由得连连点头,说道:“胡书记,我知道您工作用心,真没想到您还这么细心。这本子上记得清清楚楚,哪个区间搞促销,单价最便宜,您肯定费了不少心血吧。”

胡晓云摆了摆手,笑着说:“你不用拍我马屁,我这人就这脾气,自己做事就得做到最好,跟着我的人也不能受欺负。我把单位里跟着我的人都当家人,你好好干,我保证在东投集团没人敢找你麻烦。”

正阳忙不迭点头,嘴里说着:“受用啊受用。就是胡书记啊,我一直再想,这个邹书记一直在强调反腐败,你说咱们今天给领导送礼,到底算不算腐败。”

胡晓云瞧着正阳那紧张的模样,额头上都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不禁笑着调侃道:“你这么紧张干啥,邹新民不还得听齐永林的,我跟你说了,你跟着我干,在东投不会有人把你怎么样的,瞧你额头,汗都冒出来了,赶紧回去洗把脸,压压火,麻溜地回去睡觉!”

正阳回到自己房间,往床上一躺,手里还紧紧攥着胡晓云的笔记本。他翻看着本子,思绪万千,心想胡晓云确实是个用心的人。走到今天这一步,别人的认可固然重要,可关键还得自己有真本事啊。也许这奋斗的过程不那么光彩,可那也是实实在在的奋斗啊。如今这销售模式变化得翻天覆地,以前坐在办公室里,打几个电话,签几个单子,销售工作就搞定了,现在倒好,得一家一家去上门推荐,市场上的白酒确实也是越来越多了。

改革开放这浪潮一来,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都有了危机感,广播里虽说没明着讲,但大家都清楚个别地方的乡镇企业都亏损破产了。不过好在高粱红酒厂和平安县的企业还活着,可生存压力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现在都是自负盈亏,能卖出去多少酒,全靠个人本事。想着想着,正阳眼皮越来越沉,不知不觉,竟拿着胡晓云的笔记本进入了梦乡。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吴香梅、方建勇、邹新民,还有张婶、晓阳一起围坐在张婶家里的餐桌前,桌上摆着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浓郁的香气带着些许的羊膻气瞬间弥漫了整个屋子。张叔临时被钟书记电话叫走了,只能遗憾地错过了这顿热闹的晚餐。

关系就是这样的复杂,谁能想到邹新民和方建勇能同时在东投工作,也正是有了吴香梅的这层关系,俩人也是越走越近,在东投集团微妙而又复杂的关系里,逐步形成了两个阵营,一个是齐永林、罗明义和胡晓云,一个则是方建勇和邹新民。

张叔不在,邹新民倒是有了半个主人的样子,一直喊着方建勇姐夫,手里的汤勺就没停过,不停地给大家碗里添汤,给方建勇的杯子里添酒。嘴里还念叨着:“多吃点,多喝点,这大冷天的,喝了羊肉汤,身子骨立马就暖和起来了。”

三个男人这边,一边喝着酒,一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工作上的事儿,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开怀大笑。晓阳、张婶、吴香梅则坐在一旁,手里忙着织毛衣,嘴上也没闲着,唠起了家常。之前的织毛衣四人组,今天钟潇虹没在,而是在家陪着谷永水的两个孩子做作业。

张婶一边熟练地织着毛衣,手上的动作不停,一边抬起头,脸上满是疑惑,忍不住说道:“真不知道啊潇虹这闺女咋想的,咋就找了个带俩孩子的男人,还心甘情愿去当后妈,这往后的日子,可不好过哟。”

吴香梅停下手中的动作,叹了口气,接口道:“哎,谷永水哪都好,就是带着两个孩子,确实有点麻烦。不过按政策,他们要是想再生一个,倒也是可以的。”

晓阳好奇得眼睛都瞪大了,连忙问道:“以前东原没搞计划生育吗?谷永水咋能有俩孩子呢,难道是双胞胎?”

张婶放下手里的毛衣,摆了摆手,解释道:“不是双胞胎。昨天我见过那俩孩子了,今天他们还来家里玩了会儿,都挺懂事的,就是大的都十岁了,也不知道潇虹以后还会不会再生一个。”

吴香梅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肯定得生一个呀,政策都允许,为啥不生呢?有个自己的孩子,两口子感情也能更稳固些。”

恍惚间,我感觉到,小脚侦稽队又加了两个新成员,领导干部也不例外,凑在一块儿,就爱聊这些家长里短的事儿。正说着,邹新民端起小酒杯,“咕咚”喝了一口酒,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建勇啊,东投集团现在分成两派了。一派是齐永林、罗明义、胡晓云,他们三个铁得跟啥似的,咱们也得互相支持,抱团取暖呢。包括正阳,咱们三个也得团结起来,不然在东投集团,根本打不开局面。”说到这儿,他又压低声音,脸上带着一丝得意,接着说:“我真没想到,我庆合大哥居然当了市长,咱们兄弟也是水涨船高嘛”

方建勇头脑清醒得多,赶忙劝道:“新民书记,您可千万别操之过急。东投集团才刚成立,就拿永林书记来说,他以前当市长的时候,表现确实不咋地,可自从当上董事长后,还真像模像样的。您瞧瞧这几次工作安排,扎实得很,一点儿都不虚浮,推进速度那叫一个快。就拿咱们一直心心念念的百货大楼项目来说,从提出想法到现在,才过去多久啊,永林书记就已经给市委、市政府汇报了,连合适地块都找好了,这效率,才符合改革形势嘛。”

邹新民微微往前探了探脑袋,一脸认真地说:“我真不是想对齐永林做啥不好的事儿,我一心都是为了东投集团的发展。建勇,在东投集团这环境里,你得多留个心眼,特别要小心一个人。”

方建勇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轻摇了摇头,表示压根不知道邹新民说的是谁。

邹新民见方建勇这反应,又把目光转向我,我也跟着笑了笑,赶忙回应:“哎呀,我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