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希回过神来再看看四周,这些人有些痴醉,有些迷茫。
痴醉者是因为他们已然认同了大儒所述之道,迷茫者则是因为自身理解与大儒理解相冲突,而又被大儒说动,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坚信自己,还是相信他人。
沈希没有主动去打搅周围的人,因为这对于这些人而言便就是在悟道的过程,只是是被影响,而后是失去自己的道还是从他人的道之中得到自己有用的收获便要看各自的造化了。
沈希自顾自的听着四位大儒之间的辩道,而后梳理自身认可的说法,记录下自己不认可的说辞。
不认可也要记录,因为或许是自己暂时还没办法理解,但或许有了相同的经历,便可以理解对方的想法。
许多人的认知便是由各自的经历性格组成,所以当没有对方的经历时可能无法理解对方的想法,所以便产生分歧。
可这不意味着对方便是错的,只是自己没有遇到,又或者某些理论只针对特定的环境起作用。
当然,知晓不代表理解,理解也不代表接纳,去芜存菁,这才是沈希真正要做到的。
沈希这样不断的提升自己,而在沈希旁边的孔衷林听得虽然认真,但却没有丝毫失神的情况。
反而还在不断的拿着小本子记录下来自己的疑惑与问题。
沈希注意到孔衷的状态,不由得感慨,此人的定力之强,心智之坚简直是匪夷所思。
在沈希看来,此人未来若是没有夭折,成就至少在现在的自己之上。
而四位当世大儒各自不断的阐述自身的道,如此过了不知多久,他们在辩道之中所做的事情与沈希一般。并非是单纯的去驳斥对方的想法,而是在思考,思考对方所言是否有理。
所以这论道整整论了七日,这七日最终也没有论出输赢,而后王仁明言说,“我等四人论道便就到此,再论只怕是也只会陷入攻讦之中,反倒是失去了论道的初心,此次论道不妨到此为止,下一次再做印证。”
其他三人也如此点头,“那便如此。”
四人互相同意,而后这场七日的论道便打算就这般落幕,却见一位炼虚修士这般站了出来,而后说道,“在下有问题,还请前辈赐教。”
此人说话声音极大,以灵力扩散,许多靠前的修士都听得见,沈希也不例外。
此刻在场的人都在想,这究竟是何人,居然敢如此言语。
就连一旁的四宗炼虚此刻也是脸色一变,看着那炼虚便立即恫吓道,“你是何人,也敢在众人面前询问尊者。”
只是那人却是说道,“后生孟卿,今日无理,但却还是希望四位前辈可给在下解惑。”
王仁明笑着说道,“倒是无需如此,不妨说说,儒道并非修行之道,从不以修行高低来论儒道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