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先是先后拜访了这些小成本制作的投资商和导演,表示愿意按照投资成本购买电影的所有版权。
本来就抱着能收回多少成本就收回多少成本的投资商,纷纷表示愿意接受这种结果,十九部小成本电影有七部当时就签了合同及版权转让书。
另外有两家还打算坐地起价,可早就对电影成本做出精准评估的那个家伙一毛钱都不给加,见这两家没有诚意,转身就走,喊都喊不回来。
还有五部电影的投资人就比较倔犟了,大不了不在暑期上映,宁可等到假期结束或者淡季时上映也不出售电影版权。
这一类的投资商属于比较有实力的一类,虽然与大鳄们没法比较,但这种轻微的肉疼感还是能挺住的。
最后的一类,有四部小成本电影烂剧的概率比较大,简单接触后就放弃了洽谈。
也就是说,那个家伙短时间内一共收了七部小成本电影的版权,一时间在圈子里变成了笑谈。
“事道是变了,那几家小投资公司眼瞅着都要跳楼了,居然蹦出个二傻子原价购买版权,有俩糟钱没地方花了,赔不死他!”
这是行业内分析师们的共识。
按理说,这些分析师的想法没有毛病,虽然号称是小投资,可那也得看跟谁比,跟那些动辄上亿的投资相比,这些小成本电影确实算是小投资,可这些小电影,最少的投资三百万,最多的投资也有三千多万,平均一下,每部电影投资也要一千八百多万,七部电影就是一亿两千多万元。
有那一个多亿,投资一部质量不错的电影足够了,傻了巴叽的买了七部电影,这就好比十万块钱都能买台好一点的轿车了。这哥们非要买七头牛,岂能不引人发笑?
而此时,这个引人发笑的大傻子正坐在咖啡厅的包间里,一脸紧张地看着李云,反复询问李云会不会赔得血本无归。
而李云则翻着白眼没好气地看着面前喜提新外号的许文一脸的不耐烦。
“许总,你怕个屁啊,你花钱了,我也花钱了啊,一千五百万啊,我拿全部家当出来就为了逗你玩啊?”
许文一听这话,“嗖”的一声跳到了咖啡厅的沙发上,紧张地回头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急促地说道:“我的祖宗,我的活爹啊,你才一千五百万,我一个亿啊,还有两千多万的贷款。这顿咖啡我都请不起了。你说我怕不怕?”
李云连忙用手推许文,“我拷,你下来,你下来,你这么大的许总也不怕丢人?我告诉你,没事,准没事。你听我的。”
说完,李云探出头,拉过许文,在他耳朵边上窃窃私语起来。
听了李云的话后,许文的脸色终于有所缓和,但也只是有所缓和,焦虑之色依然没有完全退去。小心肝还在急促地跳动着。
只因为李云跟他说的话太过于剑走偏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