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统一大业(2 / 2)

北直隶、南直隶、山东境内因兵灾,使坚守下来的小地主阶层,没能看到拨开云雾见日出的国泰民安,反而是耗尽了最后一点积蓄。

为了躲避持续不断的战乱,百姓们拖家带口逃离家园,致使大片土地荒芜,粮食产量急剧下降。

湖广、江西、浙江、福建四省遭遇了严重的大旱,再加上倭寇在这些地区肆意横行,烧杀抢掠,使得粮食产量不及崇祯初年的五成。

17世纪得东亚大地上,并没有因为马啸天与朱语嫣的时空穿越,而发生什么太大的改变,依然重复着后世史书上的苦难记述:

“军阀混战,逐鹿中原;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国家统治秩序彻底崩溃。

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易子而食的惨状比比皆是。”

马超虽然对这个时代的状况不满,可他又对此无可奈何,因为他已经倾尽了所能,却始终无法摆脱历史的诅咒。

如今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终于成功征服清国,使得人民军再无后顾之忧。

这一次,马超面对倭寇的猖狂挑衅,他决定积极行动起来,而不是继续保持沉默。

要集结北方数省内的所有武装力量,对长江北岸的倭寇军队,组织一场大规模反击战。

马超此举,看似有些年轻人的急躁冒失,实则却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心中也形成了一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人民军在长江沿线流域的纵深防线,由于刘佳突然向倭寇投降,已经陷入了极其被动的战略困境。

第二军团、第四军团、皇家陆军、李定国军团、李过军团以及南越军团,都因此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而马超发动这场大反攻,正是为了转移倭寇将领的关注目标,从而缓解江南地区的战略危机,为人民军各参战部队争取到宝贵的喘息之机。

据赵四海所领导的情报部获悉,南京城已然被倭寇重重包围,双方之间的激战持续了一个多月。

人民军正与倭寇展开激烈的城池巷战,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鲜血,双方的每一次交锋都关乎着生死存亡。

与此同时,镇江府内的战斗也在持续,被倭寇围困的四支特战旅,以及包括皇家陆军在内的十余万兵马,正拼尽全力,积极向南京城方向靠拢,试图与南京城内的守军会合。

黄埔学校教导团、原中央警卫团,始终在应天府和太平府境内活动,企图为南京城保留南逃江西的通道。

只要通道还在,南京城内的军民就有一线生机,就有可能摆脱倭寇的围困,向南进入茫茫丘陵大山中暂时躲避。

马超在征服大清国后,也就在无后顾之忧,他便决定积极响应倭寇的挑衅,集结北方数省的兵马,对长江北岸的倭寇展开一场大围剿。

率领第三军团、第六军团、第六混成旅、黑衣禁军以及辅兵军团,迅速由山东南下,去与第一军团和邢天军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