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复山河 > 第323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

第323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2 / 2)

负责打前站的,多是存在感较低的远支旁系,或者是依附于他们的门生故吏。

按照正常操作,在分批下注的同时,他们需要动用朝堂的关系帮忙隐匿身份,避免朝廷一路追查到自己身上。

众多家族一起参与,互相提供掩护,朝廷也拿他们没办法。

可惜他们这次的运气不怎么好,仅仅只是部分家族下了注,就提前翻了车。

尚未来得及从大虞跳船的士绅家族,可不会放弃这个打击竞争对手的机会。

一份份举报名单,不断出现在镇远侯这位湖广总督手中。

“叔父,何必为一群乱党揪心。

拿着名单进行核查,参与谋逆者,一律按照律法处置即可。

涉及到谋逆,没人敢在这种时候伸手捞人!”

李牧当即表明了立场。

世家大族分头下注,他表示理解。

倘若叛乱是从关中报复,席卷了北方多省之地,为了宗族延续,李氏宗族大概率也会这么干。

不过理解,不等于不追究责任。

其他人可以跳船,他们这些有爵位的勋贵,同大虞绑定的太深。

最关键的是,李牧尚未做好脱离大虞的准备。

在这种时候,肯定要支持朝廷,狠狠打击这些三心二意的主,顺便借机削弱士绅集团。

“乱党固然该杀,可这次牵连太广。

一旦按律处置,得罪的人就多得去了!”

李原皱着眉头说道。

能够收到这么多举报名单,明显是有人想把他当枪使。

按照上面提供的证据,对这些地方大族大开杀戒,仇恨就全被他给拉了。

不进行处理同样不行,放任这些家族分投下注,将严重影响江山社稷的稳定。

“叔父,如果担心这些的话,我们只负责抓人,把处置权交给朝廷。

牵扯到这么多人,其中还不乏朝中大员,我们本就无权处置。

这样的大事,理应先请示陛下。”

李牧面不改色的出了一个馊主意。

说的好听是请示皇帝,实际上就是不想背负屠夫骂名,向上面甩锅。

到了永宁帝那边,就一个结果——杀!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不杀,不足以震慑人心!

“罢了!”

“这些问题,暂且先搁置,等收复湖广之后再做决定。

倘若这些人迷途知返,能够戴罪立功,老夫也不介意替他们担待一二!”

李原点了点头说道。

嘴上说着担待,实际上是逼这些家族钱买命。

如果肯拿出大量的钱粮,资助官军平叛,那么前面问题都可以商量。

投奔叛军的子弟,只要及时迷途知返,就能获得戴罪立功的机会。

倘若给的足够多,甚至可以换个更好听的说法。

比如:潜伏敌营。

倒不是李原眼皮子浅,着实是他这个湖广总督,兜里太穷了。

如果没有叛军洗劫,还可以自己动手抄家。

对知情者严加拷问,那么多人,不可能都是硬汉。

现在不行了,各家明面上的财富,都落入了叛军手中。

幸存下来的族人,也大都出去躲避战乱,只有一部分留在湖广。

摆在明面上的,也就那些外地任职的官员。

在这种背景下,抓人都要各地衙门配合。

想要追查他们暗地里的财富,实在太过困难。

不如施加压力,让他们主动拿出来。

“叔父,有了主意就好。

不过为了湖广的长治久安,杀鸡儆猴,还是必须要有的。

刚刚收到消息,驻守长沙的第三镇联合洞庭湖一带的官军,在岳州府发起一次大战。

第三镇伏击了从武昌赶往岳州增援的三万部队,斩敌五千、俘敌一万五。

洞庭湖的官军负责阻击从岳州出来接应的叛军,大约斩杀了一千多人。

可惜他们胆子太小,没有趁敌军撤退的契机,一举夺取岳州城。

不过据俘虏交代,现在的武昌城和岳州城差不多,就剩下几千老卒驻守。

第三镇请战,想要趁机出兵拿下岳州城,收复武昌府。”

上完眼药,李牧立即把话题转移到了战场上。

狠狠的敲诈世家,逼他们把财富都交出来,这种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叛军反应这么慢

看来这是上天,要让他们灭亡。

武昌的守军,既然自己出来送死,那么能顺势收复武昌府自然是最好。

不过光第三镇,兵力恐怕有些不够,我们还是快点赶过去吧!”

李原一脸惊喜的说道。

见惯了胜利,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对自己奉行的稳扎稳打战术,一度产生了怀疑。

不过这种疑惑,没有持续多久,就再次恢复了正常。

无论是突袭长沙,还是分兵伏击数倍自己兵力的敌军,都不是一般军队能完成的。

第三镇能够创造奇迹,主要是在一系列的平叛战争中,打出来的必胜信心。

纵使面对十倍的敌军,一样敢主动出击,全军上下都没有怕的。

换成其他官军的话,让他们驻守长沙城,那就只能死守长沙城。

对李牧恨铁不成钢的吐槽,他直接选择了无视。

湖广的官军敢出来和叛军交战,那就算不错了。

不是所有的军队都是精锐,在阻击完叛军之后,还能顺势夺取城池。

“叔父,这次你可判断错了。

叛军行动迟缓,并不是他们反应慢。

恰恰相反,是他们反应太快了。

卫逆调集大军到南昌,除了想进攻两广外,也是为了加强集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卫逆进行的很成功。

不过集权的代价,牺牲了前线将领的自主性。

前线的将领收到消息,第一时间把消息传回南昌,等卫逆做出决定下达命令,这期间本就要消耗不少时间。

武昌的守军,应该是接到命令后就立即出发的,只是他们运气不怎么好。

谁也想不到,在距离岳州城三十里的位置,还能够遭遇伏击。

若非洞庭湖中的官军将领,也是我的旧部,根本不可能有这次合作。

岳州和武昌同时损兵折将,附近其他州府的驻军数量都不多,估摸着不敢出城。

短时间内,能够最快驰援武昌的,还是吴国在九江的驻军。

涉及到两家势力,协调的速度再快,也会比我们慢上一步。

当然,敌军敢过来的话,我也不介意提前发动收复九江之战!”

李牧笑着说道。

战争就是如此,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为了适应局势,作战计划一直在调整。同最初制定的作战计划相比,早就改的面目全非。

没有办法,叛军的想法,根本捉摸不透。

如果是强者巅峰对决,那么相互之间还可以猜测一二。

叛军将领鱼龙混杂,谁也不知道遇到的敌人是龙是鱼。

这次的胜利,主要是吃了旧部多的好处。

虞军内部坑队友时有发生,各部间配合能力,糟糕的一塌糊涂。

如果不是熟悉的部队,相互间很难进行合作。

没有地头蛇的帮助,哪怕收到了情报,第三镇也不敢分兵深入敌后玩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