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获奖可能性上(2 / 2)

“是班维尔的作品。”

作品的传阅是有随机性的,听到是那位爱尔兰新锐作家,附近的评委都好奇的凑过来。

约翰.班维尔,爱尔兰目前最出名的文学创作者。

登过《泰晤士日报》,是被人议论最有可能拿到弗兰克小说奖的人。

周围的人都围了过来,乔伊斯挑了挑眉。

班维尔在爱尔兰的受欢迎程度很高,乔伊斯瞥了眼那本放在旁边的《列克星敦的幽灵》,这本书跟班维尔的是同一个类型的作品。

一个无人问津,一个广受欢迎。

乔伊斯听着其他人讨论班维尔的作品。

《死者》,一篇以意识流表现孤独的文学文章。

——

雪落在阴晦的中部平原的每一片土地上,落在没有树木的山丘上,轻轻地落在艾伦沼地上,再往西,轻轻地落进山农河面汹涌澎湃的黑浪之中。

——

它也落在山丘上孤零零的教堂墓地的每一个角落,迈克尔福瑞就埋葬在那里。

有人看了一段,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

“这是类似《都柏林人》的环形句式。”

詹姆斯的《都柏林人》,很多短篇小说家都会赏析的文学作品。

东方重禅意,西方重精神意向。

乔伊斯曾经在《都柏林人》里以一场西方的雪描绘出个体的孤独感。

——

都柏林的雪夜,加布里埃尔站在窗前,凝视着漫天飞舞的雪。

这是《都柏林人》的开篇,重要的是乔伊斯的结尾。

——

他听着雪隐隐约约地飘落,慢慢地睡着了,雪穿过宇宙轻轻地落下,就像他们的结局似的,落到所有的生者和死者身上。

开篇跟结尾都以雪作为结尾,同样的场景构成两个圆弧,乔伊斯在两场雪里描绘了雪飘落,个体生命的渺小置于永恒循环的时空维度之中的感觉。

“真是不错啊。”

乔伊斯的隐喻写作,环形空间建筑在整个文学界都是出名的。

有人直接翻到《死者》的结尾。

——

窗玻璃上传来轻轻的拍打声。

——

他转头看过去。

——

又开始下雪了。

这里的雪跟《都柏林人》中同样隐喻孤独意味,几个评论家都有些惊叹。

“乔伊斯教授怎么看”

如果说在场谁更喜欢这种“乔伊斯式”写作方式,那无疑就是詹姆斯.乔伊斯的孙女了。

意识流文学宗匠的后代,乔伊斯的继承者。

“一般吧。”

已经看过了龙川彻的《列克星敦的幽灵》,乔伊斯对其他人表现的不咸不淡。

如果说之前她也愿意支持约翰.班维尔获奖的话。

但是现在

“乔伊斯教授觉得那个东方人的作品比班维尔的要好。”

《死者》的获奖可能性很大,科尔姆对女教授无所谓的态度有些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