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兄弟、姐妹: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包打听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发展了接近两千万用户,成为了移动互联网App大军中的新生力量。
为了让公司能够有持久的发展动力,我决定逐步将我的股份分给大家。
具体的做法我们主要参考化为公司的做法,成立职工委员会,代表员工持有公司股份。
我的股份逐渐减少的速度要与公司的成长成正比。
也就是说,公司成长越快,我的股份减少的速度就越快。
最终,我所持有的股份肯定要减少到百分之十一下。
如果公司能发展成为向化为公司一样的规模,我肯定愿意把我持有的公司股份减少到百分之一以下。
空口无凭,我们可以先按照公司的营收增长率来计算我的股份减少的比率。
在最近三年,如果公司的营业收入每增长百分之十,我的股份就减少百分之五。
我减少的股份,就划拨给职工持股委员会。
职工持股委员会也效仿化为的机制,采取低价向员工出售的方式和奖励的方式相结合。
出售给员工股份所获得的款项并不归我个人,而是进入公司的账号,用于公司经营。
如此,公司就会逐渐变成大家的公司,大家就会成为公司的股东。
当然,我们也会效仿化为公司,建立一套股份出售、分红及退出的机制。
以保障大家可进、可退!
姜思宇
20xx年3月6日。
姜思宇把这封邮件发给大家后,便开始组织高层商讨具体的职工入股细则。
他先拿出来百分之十的股份,作为职工持股委员会第一批分配股份的资源。
这天,那个安全专家田野来找姜思宇,说他刚给打听打听App做了安全咨询,现在曹晓月是宏伟的副总,主管研发这一块。田野建议姜思宇说,他们的代码必须要严格保密,否则以后会不停被剽窃。
随着网站规模的扩大,以后大部分研发人员都只能接触到一小部分代码,只有最核心的人员可以解除到全部的代码。
姜思宇说,这一次曹晓月带走的就是全部的代码,她等于用包打听的代码换来了在宏伟公司的股权和副总的地位。
姜思宇听了田野的警告后,感到后背直发凉。
这天,法务部的刘律师来找姜思宇,说市卫生局检验科的一个姓冯的科长起诉包打听,因为咱们的一个网管人员把他家的地址告诉了一个跟他有仇的个体户,那个个体户冲到他家,把他家砸了一个稀巴烂。
姜思宇就问刘律师,这个冯科长怎么知道是咱们的人把他家的地址泄露出去的呢?
刘律师说,那个个体户被抓起来后,向警察交代的,他说有一个自称是风中夜的人,回答了他的问题,把冯科长家的地址告诉了他。
警察经过调查,这个网名叫风中夜的人,是我们的一个研发人员。
我们这个研发人员是根据冯科长登陆的地址来逆推出他家的地址的。
姜思宇一听,这可是这个研发人员的个人行为,跟我们公司无关。
于是他让刘律师回复冯科长,这是那个研发人员的个人行为,他们公司不承担责任。
不过通过这件事使姜思宇认识到,搞这个App的运营涉及的到各方面的问题太多了。
如果不严格管理,早晚要出大事。
于是他又把田野请来,把那个冯科长状告他们泄露个人隐私的案子对田野讲了。
他想让田野帮他出出主意,怎么能把公司的信息保密管理搞好。
田野建议姜思宇学习一下国家颁布的等级保护管理标准,他他也认为他们应该符合三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标准,因为他们的手里有大量的客户个人信息,一旦泄露,会造成一定的社会不良影响。
这天,翁茯苓来找姜思宇,说现在打听打听开始对注册用户返现奖励,已经持续两周了,他们在这期间注册用户增长了五百多万。
“我们要不要也搞一下返现奖励,否则很快就会被他超越了!”翁茯苓显得有些焦急地说。
“好吧!返现就返现!我们返多少?”姜思宇问。
“新注册用户返现八元!”翁茯苓说。
“好!那咱们反十元。”姜思宇说。
他心想,如果增加一千万用户,他需要补贴一亿。
但是如果真能增加一千万用户,他肯定也就能过盈亏平衡点了。
干就完了!反正我手里还有两亿多现金。
不拼就得被对手干死,拼一把就有可能活下来,所以,只能拼了!
一个月后,姜思宇砸进去一亿补贴,拉来了一千多万用户,总用户答道了三千二百多万。
而打听打听还是只有一千五百多万用户,还是没有到达盈亏平衡点。
这天,翁茯苓来找姜思宇,说打听打听那边开始给每个新注册用户补贴十二元了!
姜思宇马上就让翁茯苓把包打听的新注册用户补贴增加到十五元!
他知道,虽然他这样补贴会用尽他手里的最后一个多亿的现金,但是他现在已经开始盈利了,他不怕!
除非对方在跟他搞几轮补贴竞争。
如果对方再次加码补贴竞争,他就只好去银行贷款了!
一个月后,他的用户达到了四千多万,而打听打听只达到了一千八百万,还是没有渡过盈亏平衡点。
为了应付打听打听接下来可能发起的补贴大战,姜思宇带着公司的介绍材料和营业执照,去银行申请贷款。
结果银行说姜思宇的App盈利能力不够,不给他贷款。
这时候,田野给姜思宇支了一招,建议他去上海、深圳或者燕京找风投。
找风头,这对姜思宇来说确实是个新挑战。
他以前听说过,搞风投的那些大佬都牛逼得很,动不动就把创业者骂的狗血喷头。
他其实倒不是怕挨骂,他主要是琢磨,从风投那里拿钱,是不是跟他原来的职工入股计划矛盾呢?
因为他的战略是模仿华为公司,通过职工持股来激励员工,但是如果引进了风投,风投肯定会逼着他上市,如果他上市的话,会不会影响他的职工持股计划呢?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他召集了一些骨干开了一个会。
“我觉得引入风投肯定会影响员工持股,因为员工持股是吧员工跟企业捆绑的做法,而风投在上市后会找时机离场,这样公司就变成了风投套现的工具,也就是说,风投的追求的事短期利益,而持股的员工追求的是长期利益,这两种利益是矛盾的,肯定会爆发出来。”一个高管说。
“是呀,化为公司就没有引入风投,我们宁肯从银行贷款,也始终没有让外人掺和企业的管理。”另外一个高管说。
“我觉得公司可以向员工借贷!”翁茯苓举手发言。
“高利贷!”姜思宇一脸狐疑地看着翁茯苓。
“对,我的一个朋友就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给银行,贷出来一百五十万,然后把这一百五十万借给公司,公司给他的利息是百分之二十二。他就赚利息差。”翁茯苓说。
“这样也挺好,因为员工如果把家底都交给了公司,这也是一种深度捆绑,无非是公司偿还利息的压力大一些。”一个高管说。
姜思宇一想,这样其实也对,向员工借钱,偿还的利息就相当于给员工的福利,还能把员工更深地与公司捆绑,这确实一举多得的好主意。
“行!那就这么办!”
姜思宇马上安排财务部起草向职工借贷的章程,号召大家都去银行办理抵押贷款,人后把从银行借来的钱高息贷给公司。
经过与财务部反复商量,姜思宇决定给员工的利息是百分之二十一。
向员工借贷的公告在公司发出后,非常出乎他的意料,有意向参与的员工竟然达到了八十多人,估计能筹集的自己可以达到七千多万。
这个结果却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如果真的能搞到七千多万,他就不担心对手再次发起一轮补贴大战了,因为他现在还有一部分利润进账,而且呈现出快速增加的趋势。
干就完了!
在姜思宇的包打听用户达到五千万的时候,他们召开了一次全员大会。
他在会上再一次强调了他们的经营战略,就是要学习化为公司,让员工持股。而且他当场宣布,他再拿出来百分之十的股份转入员工持股委员会。
有一些员工在看到公司的经营状况正在快速上升后,竟然向用房子的抵押贷款来购买公司的股份,不过他们给每一个员工的额度有限,普通员工一年最多只有三十万的额度,中层干部每年有五十万的额度,只有高管才有一百万的额度。
所以普通员工用房子抵押贷款,也只能借给公司赚利息差。
这天,翁茯苓又找到姜思宇,说打听打听疯了,又发起了一轮补贴大战,这一次他们给每个新注册用户补贴十六块。
姜思宇马上就决定,跟他们拼了,我们要给每一个新注册的用户补贴十八块!
反正他手里现在有八千多万现金,他就不信对手的钱包里永远有钱。
姜思宇又让广告部的人调整一下收费策略,如果提前预支现金,他们可以把广告费打九折。
他是想让广告费回流的速度尽量快一些,一边手里有更多的资金跟对手打补贴战!
这天,财务部的主管来找姜思宇,说公司的账上马上就没钱了!如果在继续补贴,恐怕这个月的工资都发不出去了。
姜思宇一想,如果这个时候他们宣布停止补贴,那就等于这一轮的补贴大战打败了!
这样很可能就鼓舞了对手士气!
他绝对不能再这个时候让对手士气高涨!
他让财务主管不要管薪水的事情,继续补贴!
等到了发薪日的前一天,财务主管问姜思宇怎么办?现在账上的钱只够给大家阀一半的工资,而且只要发了这一半的工资,就没有钱补贴了。
姜思宇立刻给广告部的人打电话,让他们向广告的客户传达优惠政策,凡是提前预支两个月的广告费,他们给打八折。
同时,他让财务部的主管线停止发这个月的薪水。
他立刻召集了一个中高层会议,让各级领导挨个找手下人谈,争取得到大家的谅解。
结果,基本上所有的员工都能理解延迟发薪,大部分员工都说,可以容忍公司三个月不发薪水。
就在他们马上就要弹尽粮绝之时,突然传来了大好消息!
打听打听app宣布,停止补贴计划了!
他们终于胜利了!
md,还敢跟我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