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旱灾(三)(2 / 2)

与此同时,太子和大哥也在努力解决粮食问题。他们四处奔走,成功说服了一些有良知的粮商,以合理的价格出售粮食,并且还从其他地区调运了一些粮食过来。

妙智师父也应皇上的邀请出山,他带着徒弟们来到南方干旱地区,教百姓们种植红薯、土豆等耐旱作物。百姓们看到了希望,纷纷积极配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场旱灾带来的危机逐渐得到了缓解。

随着旱灾的逐步缓解,整个南方大地渐渐苏醒。田野里,新种下的耐旱作物在井水的悉心滋润下,嫩绿的枝叶在轻柔的微风中轻轻摇曳。

南方百姓们的脸上,也渐渐洋溢起了久违的笑容,他们不再为水源和粮食而忧心忡忡。大家都走出家门,投入到农田的劳作中。整个南方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人们的欢声笑语。

我和连云卿并没有丝毫放松。我们穿梭在各个村庄之间。仔细检查挖井的情况,指导百姓们合理用水和种植作物。百姓们一声声真挚的“谢谢”,让我们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一天,我们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村庄。这里群山环绕,仿佛是被世界遗忘的角落。虽然也挖了井,但由于地势崎岖复杂,井水的出水量并不是很大。村民们看着那缓缓流淌的井水,脸上还是带着一丝忧虑,眼中的希望之光略显黯淡。

我站在井边,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地形,这里山峦起伏,岩石错落,地下水流的走向十分复杂。突然,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王爷,我们可以在井的周围再挖几个小的蓄水池,把多余的水储存起来,这样既可以保证用水的充足,也能防止水的浪费。”

连云卿听了,眼睛瞬间一亮,“婉儿,你这个主意真好。我们这就动手。”

于是,我们带领着村民们开始在井的周围挖掘蓄水池。大家分工合作,井然有序。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蓄水池很快就建好了。当清澈的井水缓缓流入蓄水池时,村民们欢呼雀跃,眼中满是希望,那欢呼声在山谷间久久回荡。

在解决了这个小村庄的用水问题后,我们又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皇上得知南方一些地区因为旱灾,导致道路损坏严重,影响了物资的运输和百姓的出行,便下令让我们负责道路的修缮工作。

我和连云卿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召集了一些工匠和村民,还有京郊大营的带过来的兵将,开始对道路进行勘察和规划。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南方的道路修缮完毕。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道路贯穿了各个村庄,将村庄紧密相连。物资的运输变得更加顺畅,一辆辆马车满载着货物穿梭在道路上;百姓们的出行也更加方便,孩子们在道路上嬉笑玩耍,大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场旱灾虽然给南方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大家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力量。在这场救灾行动中,我也想到了水路。南方本是水系发达,河流纵横交错,水路运输本应是重要的交通方式。然而,旱灾使得许多河流干涸,水位下降,水路运输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在给皇上的防自然灾害的手册中,还有一封是关于水灾的重建。一想到水灾,我就想到了瘟疫,水灾后的瘟疫是最可怕的。我深知,水灾造成的危害比旱灾更难以控制,灾后的重建起码要几年,甚至需要几十年来恢复。

于是,我来到河渠以及河坝还有堤坝,一连看了好几天。由于长期干旱,河渠、河坝以及堤坝都已经开裂了,甚至有的地方已经出现了缺口。现在是干旱时期,看似没有问题,但万一汛期来临,上游洪水泛滥,下游来不及泄洪,就会造成水灾。到时候,将会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那悲惨的景象让我不寒而栗。

“婉儿,怎么了?”一直陪在我身边的连云卿看到我脸色苍白,神情凝重,马上抱住我,关切地问道,“是不是身体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