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羊城与香江之间敷设了一条容量为300路的小同轴电缆,全长181公里。从此,羊城与香江的公众电报、电话和用户电报,都用有线电路传输。
季宇宁打开电报纸一看,小姑的电报内容是用古文写的,为了省字数。
她在电报里解释了一下,这次为什么没能及时收到星云奖通知的原因。
并且她已经跟出版社联系上了,星云奖的奖杯即日会从北美邮寄到香江,到时她会从香江邮寄给季宇宁,或者到时候她或者海宁会专程跑一趟,把奖杯送到。
季宇宁看完电报的时候,天刚刚黑下来不久。电视里的新闻联播也刚刚播完不久,新闻联播里也在国际新闻里有季宇宁获得星云奖的报道。当然仅仅只有寥寥数语。
从今天早上9:00,也就是北美时间4月21号晚上8点开始,一直到现在,大约一个白天的时间,他估计关于星云奖获奖的这件事,一定会牵动不少人的神经。
4月23日,上午。季宇宁骑车来到沙滩的五四大院,他先去了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办公的那处简易木板房,也就是李季口中说的那个“地震棚”。
在简易木板房的会议室里,季宇宁见到了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在家的几乎所有领导。
文联作协对他的事情还是很重视的,季宇宁在会议室详细说了他此次获奖的经过,当然有些情况,他也不是很清楚,他还拿出了小姑昨天从香江发来的电报。
他深知,组织上有的时候是非常认真的。
所以他也需要认真对待这件事。
还好,文联和作协的领导们对他获奖的事情都是很高兴的。这确实是无论对他们个人,还是对文联作协,都是件好事儿。
当然领导们最终也认可了没有得到及时的获奖通知,是由于中美两国现在刚刚建交,很多事情通过香江沟通,中途自然会有一些疏漏,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所以没有及时得到消息,跟季宇宁同志没有任何关系。
反而是季宇宁同志此次为国家再一次争得了荣誉,值得肯定和表扬,值得大书特书。
“小季啊,你这书在境外出版,这到底挣了多少稿费啊?
我听说这书在香江,你的那个中文版卖的就很不错,嗯,这次在北美出版你的英文版,好像也是很轰动的。”
这时一位文联的领导笑眯眯的问道。
“好像有个几十万吧。那些稿酬还不断的有变动。
那些稿酬,都在香江我们家亲戚那儿。
由他们,那个,暂用。
反正我现在也不缺钱花。”
季宇宁这一句“暂用”,让文联和作协的一些人一下子全都没了下文。
季宇宁估计,他们的下文,就是什么为国家创汇,作协如果有创汇,还会有其他的种种好处,等等。
嗯,也许可能还得说点儿这种话,你看作协现在的这个木板做的防震棚,多简陋啊。
他这两个字,把好多领导的话都给堵回去了。
而且他也没具体说明,到底这几十万是多少啊?是港币还是美元啊?是二三十万,还是八九十万啊?
他同时也没说,这个暂用,是暂用多长时间啊。
领导们也都是人老成精,估计心里也在说,小季这小子真是人精,说话办事滴水不漏,毫无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