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向韩信同学学习(2 / 2)

“沿着赵芃师姐的思路,既然未必使用木桶,那么使用羊皮作为筏子的材料也是可以的。”又一位商学的女生举手,“羊皮缝制成空心皮囊。吹气以后捆扎在一起,就可以编制成筏子……用过以后还可以放气收起。羊皮筏子的重量更轻,同样重量的羊皮筏子比木桶的体积更大,能提供更多的浮力。如果这位兵学的同学军营中有活羊,完全可以现场杀羊制作筏子,一方面补充军中食物,一方面也可以得到渡河工具。建议这位兵学同学以后出征的时候带一群羊,就永远有新鲜的肉可以吃……”

“说的远了,羊皮筏子的方案可以。你考虑一下做个方案和调研,张村的羊皮消耗情况如何?如果羊皮过剩,可以单独开一个羊皮筏子制作的品类。”张诚点点头。同学们很嫉妒的看着这个女生,这是凭空得到了一个负责新品开发的机会。

“如果羊皮筏子可以,那么人皮筏子也可以——极端的情况下可以杀战俘做皮筏……”角落里一个男生说。

“给这位兵学的同学扣十个学分,回头通知一下蒙恬教授!”张诚冷冷的说。纯粹脑洞的时候,羊皮和人皮确实没有区别。但是你的人性哪里去了?

教室里本来已经有些嘈杂的讨论声戛然而止。大家难得看到张诚先生这么严肃。

“这堂课我不对你进行批评教育,回头请公孙校长来讲这个。”张诚没有再去看那个男生。

“我觉得赵芃同学的陶瓶方案很好。”一个男生站起来说:“木桶口大,还是有可能进水,影响筏子的整体浮力,陶瓶可以口大腹小,倒置以后更不容易进水,而且不倒置也可以,瓶口装上木塞就可以了。”张诚看了一眼,这个男生似乎是赵芃的追求者。赵芃听了他的话,并没有表示感谢,只是翻了一下白眼。

“进一步思考,也可以制作方形陶瓶,组装更方便。”

“要是这么说的话,其实直接拿咱们炼油厂使用的空油桶组装岂不是更方便?”又有人举手发言。

“用刚才那位学妹的说法,采用羊皮来制作筏子,还可以做成这样的结构——周围一圈皮筏,油布做底。估计也能装几个人。不用的时候卷起,用的时候吹气就好了。”真有人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冲锋舟的示意图,多少有点模样了。

这堂课不是什么理论课,一堂案例分析的讨论课,本来就是大家大开脑洞的气氛。除了那个想设计人皮筏子的男生说的内容有点过于惊悚以外。其它讨论张诚还是很满意的。

“既然这样,如果使用油布,表面涂胶涂漆,制作一个筏子,是不是也可行?”又有一个女生举手。

“胶遇水会融化,漆可能不耐折叠?”有学生反驳。

张诚举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对那个女生说:“回头你实验一下你的方案,如果能找到不怕折叠、防水的材料,这个方案就有发展潜力——如果你找到那种材料,记得要告诉我!”

长城大学一向注重实践,这是从张村子弟小学时代发展起来的学风。启发式教学和师生共同讨论,能够帮助更多同学理解所学,为这个世界提供更多技术——虽然张诚有时候也觉得这些讨论不够严谨,不一定是发展理论体系的最好方法,但仍然坚持这样做。这个时代固然需要理论,但是更需要大量实用技术。所学的知识能够转化为生活可见的技术,对这个时代更有用。

韩信把所学的物理学,变成了这个冲锋舟,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张诚很想给韩信同学加10个学分。但是韩信同学已经毕业了,张诚没法亲自送去10个学分以示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