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嘉听到这些呼声,微微点头示意,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微笑,江宁城里,江南地区,百姓的心是最真挚朴实!
晚上,李从嘉踏入郑王府,略显疲惫的脸上带着一丝归家的放松。
他径直走向书房,刚坐下没多久,就见婢女秋水、老管家吴伯轻轻推门而入。
“见过主人、殿下。”
秋水裣衽一礼,声音清脆又温柔,老管家吴伯看着他。
李从嘉抬了抬手:“昨日说准备府中的账目,可怎么样?”
秋水浅浅一笑,那笑容如春日里绽放的桃花般美好,却又带着几分主仆间的恭敬,“主人,请您过目。”
她从取出几本厚厚的账册放在案头。
李从嘉看着眼前这堆账目,翻看了几页,不由得愣住。
“产业竟然如此丰厚!”
他的目光重新落在秋水身上,仔细打量起来。
两年未见,秋水已出落得亭亭玉立,身材纤瘦,身着淡青色罗裙,乌黑的长发梳成利落的髻,虽是婢女装扮,却难掩其天生丽质。
她眉眼间透着一股干练劲儿,但那单薄的身子骨又让她看起来柔弱惹人怜爱。
“吴伯,秋水,你们且说说吧?”
李从嘉边翻阅,边听她说着,语气带着好奇。
吴伯轻声道:“主人,木匠工坊和铁匠工坊一直按您之前的安排正常运转,倒是造纸坊在改进工艺后,生产的纸张更受文人追捧。”
“还有酒坊,自从采用了主人传授的蒸馏之法,所酿澄心酿成为京城权贵求而不得的美酒呢。”
李从嘉点点头,“嗯,那书斋和衣店呢?”
秋水抿嘴一笑,像是藏着什么喜事,“书斋自不必说,来往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还有报纸生意更是火爆,每日都能赚上百贯钱。”
“至于衣店,女性内衣大受欢迎,尤其是去年推出的棉制内衣,质地柔软又保暖,贵妇们趋之若鹜,完全供不应求啊。只是棉花产量太低,现在一匹棉布百贯都难求。”
李从嘉皱了皱眉,“棉花种植情况如何?”
秋水摇摇头,“虽然已经开始推广种植,但毕竟才刚开始,产量一时难以提升,刨去损耗和浪费,一年也就百匹棉布。”
在唐末宋朝初年,棉花没有大规模,多是观赏性的,自从黄莹手中得到棉花种子,李从嘉就特意嘱咐人种植。
后世人们见惯的御寒服装棉袄,其实在中国普及的时间并不长!
比较普遍地穿棉袄大约是在元朝之后,到了明清时代,棉质冬装才流行起来,真正成为普通大众的防寒衣装。
一想起来,自己嘱咐人培育棉花,已经有三年时间,这才初步见效。
李从嘉心中也是另有盘算,南方本就缺少御寒衣物,日后发展到北方与契丹人大战,少不了棉服御寒保暖。
李从嘉思索片刻:“你做得很好,秋水。要继续扩大棉花种植规模,这可是关乎百姓民生的大事。”
秋水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主人高瞻远瞩,奴婢定当竭尽全力去办。”
木匠工坊、铁匠工坊、造纸坊、酒坊、书斋、衣店……一项项事情汇报出来。合计盘算,日收千贯,隐隐已成豪富。
“做好准备,我要调大笔钱财,明年要用补贴军用。”李从嘉说完,看着账目只觉心里更加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