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张璨的表态,其他将领也纷纷响应,营帐内逐渐响起了一片激昂的誓言之声。
面对三十万大周强敌,在这一刻,每一个人都被李从嘉的决心所感染,心中燃起了勇气。
李从嘉道:“周贼披甲执锐,士气正隆,我们若是正面迎敌,必是惨烈大战,迂回到汴京城中,在周贼心脏扎一刀,解决寿州大兵围城之苦。”
卢郢闻言频频点头,深以为是道:“主公此计绝妙,只不过深入周贼境内,太过凶险,主公独自领军,还望顾全自身安危,末将愿领兵前往。”
“末将复议。”
文武群臣都为李从嘉安危着想。
深入敌后,没有补给,孤军在外,还要插入大周腹地,危险可想而知。
李从嘉回绝众人道:“三年前我去过汴京,熟悉沿途地貌,大周境内未必有多少守军,湖南道兵马由我建立,为保士气不失,我自亲率兵马而去。”
卢郢、秦再雄等人自知唯有李从嘉亲自前往才最适合,也就不再出言,都说要追随而去。
李从嘉展开地图,看着汴京城方向,杀入东京府,从光州出发到蔡州(汝南)、许州(许昌),直线距离六百余里,一路可能达到八百里远,行军也得二十余日。
一路上遇到坚城不可久战,只能绕路而行,这样行军北上更是曲折。
众人细看之下才发现,李从嘉展开的地图与众不同,山川河流,城池郡县都标志很清楚,宛如模拟沙盘,跃然纸上。
还有几处小红点,在重要位置标注。
“坚城要塞,短时间内难以攻破,蔡州、许州三国时期就是天下名城,我们一路偏军,难以攻破,所以我想要走这条路线。”
说到此处,李从嘉指着地图中的红点,都在大州城旁边的县城,弯弯曲曲避过管道,通往汴京城。
“往北到新息(今河南息县)、项城(今河南沈丘)、陈州(今淮阳),路过太和(今安徽太和)、尉氏县,然后抵达汴京城下。”
众将看去,都不住点头。
见此情景,众人都知道,李从嘉是早有准备,不论是地图还是行军路线,显然不是仓促之间,做下的决定,已经谋划了好久,心中觉得安定不少。
潘佑惊讶道:“主公妙算,这样一路行军能安稳许多。”
李从嘉摇摇头道:“前路凶险,地图潦草,不知道会发什么,咱们也要见机行事,才能杀到汴京城下。”
“秦再雄、卢郢,马成达,下令让士卒准备,二十日口粮,轻装简行,随我出征汴京城。明日李雄到达光州,再拣选精兵一同出发。”
李雄、朱元等人率领的水军宛如一条长龙,蜿蜒于淮河之上,气势磅礴地向着光州城驶来。
六艘巨型战船横亘在江面上,犹如巨兽般矗立,宛如能截断这浩荡的淮河水。
这跨越时代的造船技术,使得每艘战船都显得异常庞大与坚固,它们的存在不仅象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更给予了士兵们无尽的勇气和信心。
湖南道的水军以其卓越的实力闻名天下,此时旌旗飘扬,盔甲闪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每一位士卒的眼神中都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和饱满的精神状态,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渴望追随李从嘉的脚步。
当晚,月色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