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现有的科技能制造出《环太平洋》中的机甲吗?#环太平洋#机甲】
“这机甲比刚才提到的无畏机甲孰强孰弱?”
“这机甲看着比无畏机甲高大的多!”
【“以人类现有科技能不能造出一台《环太平洋》里的机甲?”】
【“答案是:不能!”】
【“技术达不到,而且贵到离谱。”】
【“今天我们就来算一笔账,看看复刻一台危险流浪者到底要花多少钱,需要用到什么技术。”】
【“先从使用最多的机身材料说起。”】
【“电影里的机甲大多由钛合金打造,而市场上的钛合金价格大约是18万美元一吨。”】
【“危险流浪者身高79米,其重1980吨,光是外壳的材料成本就需要3.72亿,而且这还只是个空壳,离能打怪兽还差得远呢。”】
【“要想让这个庞然大物动起来,那必须搭载核动力。”】
【“危险流浪者搭载的是弧形反应堆,就是钢铁侠反应堆的放大板,这种黑科技的造价少说也得600亿!”】
【“光是这个动力系统就够买几艘宇宙飞船了。”】
【“现在是可以动起来了,但还需要武器才能投入战斗。”】
【“武器1,双臂等离子炮,能发射带电等离子颗粒,威力巨大,可以穿透怪兽肌肉与内脏。多来几次,甚至可以把怪兽大卸八块。”】
【“这种武器的造价,少说50亿打底。”】
【“武器2,链剑,由各种金属搭配黑曜石融合打造,以复杂的伸缩科技和锋利程度来看,造价也在5亿左右。”】
【“武器3,引力弹弓,最开挂的武器,通过产生能量磁场,将一切能移动的物体引在一起再砸出去。”】
【“要是这种武器能造出来,造价至少在100亿。”】
【“把材料、动力系统和武器加起来,总成本高达800亿。”】
【“这还不包括研发、组装、测试和维护的费用。”】
【“所以,造一台危险流浪者不仅需要亿点点钱,还需要突破现有的科技瓶颈。”】
【“而且就算造出来了,能不能像电影里那样潇洒打怪兽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现实中的物理定律可不会像电影里那样‘灵活’!”】
“环太平洋,机甲和怪兽,这应该是后世电影中的设定!”
“钢铁巨人!”
“文盲,钛合金不算钢铁。”
“800亿……”
“这机甲是怎么驾驶的?”
——
[你猜航母多少钱?]
[不是钱的问题,主要是技术。你要是有这些技术,全球都会来制裁你。]
[驾驶环太平洋里面的机甲,还得有精神链接系统。]
[放在现实中,这玩意是个鸡肋,移动的活靶子。还不如一个等离子炮实在!]
[都有这么牛逼的技术了,还学冷兵器打架。]
[剧情设定,怪兽的血液有毒,会污染环境,不能用大当量热武器,只能用机甲贴身肉搏,把怪兽打死。]
[笑死,无论是碳基生物,还是硅基生物,一发核弹下去,全都得气化。]
[核弹有核辐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