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3岁,遵从母亲遗命,斩杀了父亲宠侍,被许劭赞为‘佐世之才’。”】
【“二十多岁,斩杀拥兵自重的郑宝,后又识破孙策的伪盟,一生料事如神,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往往一语中的。”】
【“阳城侯刘焉,西汉景帝之子鲁公王刘余之后。”】
【“他为一己私利,提出废史立牧制度。”】
【“躲到益州后,收编南阳,三辅流民,组建东州兵,开启了割据益州的军阀之路。”】
【“成武侯刘表,也是西汉鲁公王刘余之后。”】
【“他一纸诏命,单骑入荆,联合蔡瑁、蒯越等当地豪族,一举肃清荆州宗贼,自此掌控荆州七郡,理兵襄阳,跨蹈汉南,连战交州,坐观天下成败。”】
【“他虽没有太大的开疆之志,但却给了荆州近二十年的太平。”】
【“虽说与刘焉都是同一先祖,但刘表却上书弹劾了刘焉逾制的举动,所以两人关系并不好。”】
【“兖州刺史刘岱,是汉高帝刘邦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之后,他是讨董战役的诸侯之一。”】
【“后来青州黄巾来犯时,他不听鲍信劝阻,坚持出战,结果兵败被杀。”】
【“这才有了曹操代领兖州牧的后话。”】
【“扬州牧刘繇,也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后。”】
【“准确的说,是刘岱的亲弟弟。”】
【“他19岁,救出被劫持的堂叔。”】
【“早年曾奏免不法之污吏,逆拒袁术。”】
【“战场上,虽不敌善战的孙策,败归丹徒,但旋即击破了反叛的笮融。”】
【“若非病死,豫章说不定会归他所有。”】
【“汉宜城亭侯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血脉关系来说,其实与刘焉、刘表差不多,不算什么近支。”】
【“他虽半生漂泊,但却受各路军阀的敬重,包括袁绍、曹操、刘表等均是如此。”】
【“在他的坚持下,刘姓汉宗才没有完全退出争霸舞台。”】
【“综合来说,汉室宗亲的势力范围,包括了兖州、扬州、荆州、益州、幽州。”】
【“可以说,近一半的领土还在刘家人手里。”】
【“能力来说,刘晔料事如神,刘虞名望深重,刘备坚韧不拔,刘表单骑入荆,刘宠善弩射,刘焉懂权谋,甚至刘繇也有可取之处。”】
【“就算是刘岱,那也懂得请程昱帮忙分析局势,绝不是普通人可比。”】
【“个人觉得,这些老刘家人如果真能同心协力共扶汉室,天下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刘家人掌握半壁江山,他们联合在一起,除非天下异姓诸侯和地方豪强、名门氏族共灭刘氏,否则根本挡不住。”
“明末,如果明朝宗室也有实权、兵权,局面应该和汉末差不多,各有各的心思,甚至惦记皇位,绝不可能联合在一起对付李自成、皇太极等人。”
——
[这些人如果真团结起来,就没有诸侯啥事了。]
[当初刘邦只立刘姓王,就是希望天下大乱的时候刘姓诸侯能团结起来。]
[不可能的,一是这些人心里都有小算盘,有自己的利益,二是他们的血缘太远了,远到只能算是同姓同族,都不能说是亲戚了!]
[团结?团结在谁身上?被团结的那个人又怎么协调分配利益?]
[当然是向皇帝聚拢。]
[刘宠和皇帝血脉近点。]
[刘晔是曹操的谋士,帮助曹家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