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银发赤胆护家园
明尚小区外面的灾民,一看明尚小区态度坚决,多数便去其他地方讨生活捡便宜。但是也有一些人想要来硬的。
这时候就看出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古训有意义了。
陆斌他爸虽然年纪不小了,但这段时间养的不错。因为陆斌做人到位,尉迟宣又给提供了一些药物补品,确实是让老头活得很精神。现在是关键时刻,于是陆老爷子老将出马,以东西帐子村的老年人为骨干,把小区里还剩下的老年人组织起来,成立了老年敢死队。
这帮鸡皮鹤发的老家伙们气势汹汹,披着雨衣站在墙头上,先是喊话。喊话的内容相当炸裂,这篇后来在周边小区内传颂很久的演说文案大概是这样的:
“外面的老乡,我们是小区的老年敢死队。我们小区没吃没喝,容不下再多的人。你们既然有办法跨过半个城市来到我们这里,不如再走几步去其他地方找找机会。非要硬闯,那我们这帮老头子老太太肯定和你们拼命。你们想进我们明尚小区,那只有一条路,就是踩着我们的尸体进来。我们老了,无所谓了,七八十岁的人,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关节炎,一身的病,已经活够了。不杀人算够本,杀一个都是大赚特赚。就算灾情过去,到时候秋后算账,我们也认了。把我们抓监狱里,还有政府给治病给买药,政府还得给我们饭吃,反倒不给儿女增加负担。我们老不死的是什么都不怕。你们这些人如果觉得活够了,咱们就同归于尽。如果觉得没活够,那你们就向后转,去别的地方碰运气。”
这一番气势磅礴的演讲确实吓住了很多人。陆斌手下又将这段演讲录下来,搬出来几个大喇叭面向灾民循环播放。
当然更为关键的是,老人家们当年都是学过哲学的,明白“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这一真理。尉迟宣也没吝啬,又借给陆斌5支双筒霰弹枪和2支泵动霰弹枪,以及2支10发弹匣的半自动AR-15步枪。子弹则是让张小琳负责,先一把枪配30发弹药,然后拿弹壳回来换子弹。仗打完了归还枪支和剩余弹药,一并算数。
陆斌手里有枪,心中不慌,便把这些枪都给敢死队队员配上。于是老爷子老太太们人人带着家伙上墙。又有罗营长这样的专家帮着操练,这一下更是威武雄壮。
曾有不开眼的一帮来自着名的好勇斗狠的铁西片区的团伙,乌乌泱泱来了几百上千号人,报号“铁西暴民团”。这帮人仗着自己人多力量大,不知天高地厚要硬闯明尚小区,被明尚小区的老爷子老太太们组成的老年敢死队拿着霰弹枪架在墙头上,可以说是怼着暴民团的脸一通猛喷。
别看那双筒霰弹枪都是运动用枪,子弹也是运动子弹,可架不住天气暖和,穿的衣服都少。几十人一转眼就被打得皮开肉绽——有眼睛打瞎的,有肚子打漏肠子流出来的,有打出气胸来的,胳膊腿受伤基本上就不算受伤了。而AR-15更是威风凛凛,一枪过去就是一条命。5.56mm口径的子弹打进去是个筷子般粗细的小眼,因为弹头轻,进去了就开始打滚乱转,最后出来便是茶碗大的窟窿。子弹头经过的地方基本都给搅得稀烂。没有现代医疗救治,挨上一枪基本必死。即使没打到要害,流血也得流没半条命。
尉迟宣这边也得到了消息,便跟陆斌说,如果需要人手,自己这边也派人过去。陆斌则稳如泰山说道:
“哪能什么事情都麻烦宣爷!那我陆斌也太不着调了,宣爷您就等好吧。”
尉迟宣觉得陆斌这态度还是相当不错,在杨天祝过来领子弹时,让小琳又多给了100发弹药,战事结束后一并清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