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青春甜的要命 > 第66章 火车站里没有小峰

第66章 火车站里没有小峰(2 / 2)

志平赶到火车站时,看着小峰他们还没来,便在楼下超市多买了些方便面和一些零食。他想着,两天一夜的火车还有好几餐呢。

晓月扒在窗户上往站台那边看,志平告诉她去那里安顿下来后就给家里打电话报,平时多加班干活,空了就多买几张电话卡,有时在外面打Ic卡电话比用公用电话方便。

晓月像是一个听话的小女,晓月看到志平身上带来的cd机,望着志平想把cd机带到厦门去。半天她终于小声的说:“这个我带上呗。”

志平愣了一下,说那边都是集体宿舍,这么贵的东西会被偷的。然后就看也没看晓月,自己只是又听到听起张学友的歌来。

“老公,等你快点把瓦卖掉,你就去,我们去外面租个房子住。小峰说好多夫妻都住在外面租房子住了,志平关掉cd望着小月说:“我留下来处理瓦和粉子,也许还要做包装箱,以后都难说。”

晓月倒有些迷茫了,她觉得一切都在变化,厦门打工也许都是暂时的呢?

看看时间都两点了,还不见小峰,晓月突然说了一句,“怎么小峰还没来哩?要么我不去了!”

志平便掏出手机来给小峰家里打电话,小峰妈妈接到电话说小峰早就走了,怎么了?

志平惊讶的问:“早走了?那我们没找到他们呢”!

“嗯,去合肥的,他爸送他们的。这时志平才明白小峰和他哥两个人去合肥火车站坐车了,他心里便有些疑惑了。说好从巢州一起走的,怎么去了合肥呢?好在他们买的票都是七车,这个到从合肥南下的火赶到巢州车站时,晓月拎着行李箱,依依不舍地穿过检票口,又下了地道。

志平一直在候车厅里看到穿个浅黄色线衣的晓月又出现在三站台那边,是宽大的行李箱依在身边。等车停稳,晓月便在列车员的帮助下奋力把行李拽上。志平看到晓月进车后就很潇洒的转身走了。他平时没觉得晓月有多重要,只是此时他除了有种自由的快乐感觉,又觉得其实晓月在身边也挺好的。

看门的老陈已经越来越古怪了,现在整日大门都不开,只开个小门,容一个人进出。志平过完年就一个人安静的躺在空空荡荡的厂里,晓月有时候会在宿舍用电话告诉她厂里的工作生活状态。

有天晚上志平又接到晓月电话,听到晓月开心的笑。那时候志平想到恋爱的时候,晓月躲在家里跟志平两人煲电话粥,那个时候就是这样开心的笑声。只是现在她叫志平老公。

“老公哎,我今天做品检了。”

“你不做车操作工了,那品检需要学历高的吗?你能学会吗?”志平问。

“很简单啊,师傅带着告诉你哪些是合格的,哪些是不合格的,然后你数一下这个班组今天做了多少双鞋就好了。数数还不会啊,你真是太不了解你老婆了!”

志平听到晓月娇嗔的责怪声,想到晓月不在车间里做那么累的活,就满心欢喜的告诉她:“好好做吧,等有机会他也过去。”

晓月又告诉志平,这里还是女工更受欢迎。大多是小学没毕业,像他这样就不错的了,她现在是跟三个女生住在一起的上下铺。晚上不冷,这里的白天有时候都穿单衣服了,要比家里暖和多了,她都可惜没带裙子来呢,说现在不做流水,可以穿裙子呢?”

晓月又银铃般的笑了起来,两人常常通话,但长途话费很贵,两人都舍不得说太多。只是志平又很想听晓月的声音,觉得格外好听,有时等小月电话过来,他就摁掉,用手机拨过去,再多听一听晓月的声音。

过完正月,所有的工作都进入正常了。志平骑着摩托车到处转悠,每一处村庄有新盖的房子他都会停下来,问是盖什么房,用什么瓦。如果是水泥大瓦,他便立马上去推销,找房东推荐菱镁瓦。这时候志平思路特别清晰,他找到每个镇上的轮窑场,了解轮窑场的经营状况。

制品便发现一条规律,经营很好的窑厂大多需要换瓦,而这样的窑厂都是效益很不错的。而同时,相邻几个镇上的几处轮窑厂都是门可罗雀甚至杂草丛生,一看就是快要倒闭的状态了,只有一两个工人住在这里。

生意场上的惨烈竞争在这里也体现的明明白白呢!

这天志平骑车到西河镇附近,再右转一条大路,就是通往湖滨镇的了。志平看看天气尚早,春天的时候,下午的太阳还高高的吊在西天,他便掉头顺着大路慢慢的往湖滨那边转。

志平刚骑到没多远,见西河桥头那块空地上有一堆卤片。他很好奇,走进去一看,原来是姜总的板材厂,三间屋子和一片空场地上只有几个工人在干活,却没见到姜总,院里一个立式搅拌机,在吱呀吱呀的慢慢地转,里面是氧化镁粉和锯渣。

一个穿着移动公司夹克衫的中年大叔正站在搅拌机边上看浆料,志平在空荡荡的院子里转了一圈,问蹲在地上干活的工人,他们姜老板呢?工人头也不抬地说,有事打电话,他在合肥很少回来的。

志平便给搅拌机边上的中年大叔递了一支烟,告诉大叔这卤片就是姜总上次在他家拉的。大叔惊讶地的停下搅拌机,慢慢的聊起姜总来。

原来姜总去年拉了货回来后,就把早年淘汰下的大屋全部租下来,准备大干。但好几次做的板子太软了,又不知道什么配比浓度,只好慢慢摸索,坏了很多板材,又让工人打碎了再利用。现在他让大叔做队长,大叔笑着摇摇头,满脸无奈奈何。

志平微笑着听他说,大叔吸了几口烟,又问志平,听老姜说你是专门学这个的呀,他想让你过来做技术指导?

志平不置可否的笑笑。他现在正在想办法处理那三千块瓦,至于以后的路到底怎么走,也说不准了。

“姜总什么时候回来?”大叔也说不准,有事就天天来,没事就一个星期不来一趟。那车间管理呢?统计发货人呢?

“让我统计,我每天晚上电话跟他说一下,我们是做一天休息三天的,都是打零工。”

大叔最后叹息的说不好干,老姜都是聋子,不怕雷啊!

这时,工人们已做完了一锅料,大叔又开始忙起来。志平便告辞,骑着车上了大路。他看着太阳快落山了,便掉头往回走,想到包装箱生产倒也不复杂,那些料子比起大棚架菱镁瓦,就简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