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老板不以为然:“呵呵,话不能这么说,诸位都是读书人,理应明白这物以稀为贵,如今城中大豆紧缺,你们不买,总有人买。”
说着就不理会众人的谩骂,反而一脸奸笑的看着众人。
好似再说:你能奈我何?
就在这时,一道突兀的声音响起。
“大家还在这里墨迹什么?城东新开了一家《小溪·百济粮铺》,那里不仅不涨价,听说还是从小溪村来的。据小道消息,那掌柜的还是秀才夫人呢!人美声甜,良心还不黑!”
听到这番话,众人皆是好奇。
“秀才夫人?咱们县里的几个老秀才心会有这么好?”
“你小子真是个人才,断章取义那是学的明明白白的,不用猜就知道你是青山书院的学生吧。没听到人家说的是小溪村来的吗,你这脑子真是,不用就丢了吧。”
那人也不好反驳,灰溜溜的就朝城东而去。
紧接着,这附近原本围的水泄不通,眨眼的功夫人全部走光了。
只留下了几个粮铺老板站在自家梁铺门口,面面相觑,有人顿时急了。
“别走啊!我这里不要8文钱了!只要6文钱!你们快回来啊!快回来啊!”
“我这里连6文都不要了!只要4文!”
原本后悔不已的诸位老板,看到远处有一伙人走了过来了,顿时惊喜万分,正要招呼时,却看清楚了来人的衣服。
是衙役!
王坤带着10个衙役来到粮街,手一挥,10位衙役立刻将手中封条贴到了几个粮铺大门上。
钱老板看着几个大字,焦急的都快哭出来了。
“官爷!官爷!这是怎么回事?草民我从未做出违违法违规的事情,为何要将我钱记粮铺封上!”
衙役对此拒不还口,贴上封条后呵斥:“滚滚滚!这里已经被官府贴封!你们该去哪去哪儿!”
钱老板见对牛弹琴无用,立刻跑去找王坤。
没一会儿的功夫,数个掌柜就凑到王坤唉声怨气,“王师爷!这不公平!凭什么无缘无故就封了我们的铺子!”
“是啊王师爷,您也是在县衙混饭吃的,应该懂得我们这些商户的难处啊!”
王坤轻咳两声,对这些人没有半点同情。
“你们哭喊的在大声也没有用处,想想为什么只封了你们,想清楚了就赶紧收拾东西回去吧,免得遭受皮肉之苦。”
闻言,众人心里一沉。
有人斗胆发言:“师爷啊!我等思来想去,确实不曾触犯律法,难道是因为我等涨了粮价而导致的吗?如今不是饥荒,我等这番行为可没有半点逾越,您这样做,属实刻意刁难我们啊。
若是事情传到其他县,这阳泉县的名声可就毁了啊!”
旁人一起附和。
对此,王坤呵呵的笑一声:“是啊,确实不是饥荒,但诸位莫不是忘了,如今可是战乱时期。”
“战乱?这……这鞑子不是早已经赶出去了吗?这又从何而来战乱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