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周成王(一)(2 / 2)

周公这掷地有声、饱含深意的一番话,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敲击在成王的心头,令成王深感惭愧。他的脸上满是懊悔与自责,低下了头,不敢直视周公的眼睛。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心中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谨言慎行。

“叔叔啊,我明白了。”成王微微低下头,声音中充满了悔意。那悔意仿佛是从心底涌出的一汪清泉,洗净了心中的尘埃。“我今后定当谨言慎行,以诚信治国,绝不辜负国家和子民对我的期望。”说着,成王抬起头,目光中透着坚定,那坚定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决心,仿佛在向周公,也向自己承诺,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担当的天子。

于是,成王便迅速做出一个明智而又果敢的决定:将叔虞正式册封于唐地。他将叔虞的封赐视为履行自己的诺言,更是视为对国家的责任。在庄重的仪式上,成王亲自为叔虞颁发了册封诏书,那诏书承载着成王的诚意与责任,也标志着叔虞踏上了为国家和子民服务的征程。诏书用最上等的丝绸制成,上面用金色的丝线绣着册封的内容,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诉说着国家的期望。叔虞接过诏书,心中满是感激与使命感,他发誓一定要为国家和子民尽心尽力。

自此之后,成王深刻体会到了诚信的重要性。他深知,坚守诚信并非仅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一个人修身立命、安邦治国的根本原则。无论是对于个人来说,还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诚信都是无比珍贵的基石。在以后的日子里,成王时刻铭记周公的教诲,努力学习治国之道,关心百姓疾苦,成为了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君主。

周公摄政的第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时光流转,次年的正月初一,成王亲政,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在这一天,成王以朝享之礼,庄重地献祭于文王、武王之庙。祭祀仪式盛大而庄重,整个宫殿都弥漫着一股肃穆的气息。宫殿的墙壁上挂着精美的壁画,描绘着周朝的历史和先辈们的功绩,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在文王庙和武王庙,各献上一头毛色赤红的牛,那牛的毛色鲜艳而纯正,仿佛是天边燃烧的火焰,象征着纯净与吉祥。牛被精心饲养,膘肥体壮,每一根毛发都闪烁着光泽。随后,成王步入太庙,双手奉上美酒,那美酒的香气在太庙中弥漫开来。美酒是用最上等的粮食酿造而成,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和陈酿,口感醇厚,香气扑鼻。成王向先王之灵致以无尽的敬意,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恩与敬仰。他缓缓跪下,双手合十,默默祈祷,希望先王能够保佑周朝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至此,成王不仅完成了迁都的伟业,也正式亲政,开启了新的统治时代。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照亮了周朝前行的道路。迁都洛邑,是周朝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它使得周朝的统治更加稳固,加强了与各诸侯国的联系。洛邑的建设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无数工匠日夜劳作,终于建成了一座宏伟的都城。

成王迁都洛邑的史实,在文献与考古两方面均得到了有力的证实。20世纪60年代,在陕西地区出土了一件珍贵的文物——“何尊”,其上的铭文明确记载了成王迁宅洛邑的历史事件。其中“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自之乂民”的铭文,清晰地记录了成王将都城迁至成周(今洛阳),意在天下之中,便于统治广大民众的深远考量。何尊的造型精美,工艺精湛,上面的铭文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为后人研究周朝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在成王亲政之后,周公对他进行了谆谆教诲,撰写了《尚书·无逸》以告诫他。周公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提醒成王,不要过分追求个人享受,无节制地沉迷于游乐、嬉戏、酗酒、田猎等享乐活动中,因为这些行为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是有害的。周公在《尚书·无逸》中,详细阐述了先王们的治国之道和艰苦创业的历程,希望成王能够从中汲取教训,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

周成王七年,经过周王朝的苦心营建,洛邑终于竣工。那座新建的都城犹如一座宏伟的宫殿,屹立在大地之上。城墙高大坚固,城门巍峨壮观,城内宫殿林立,街道宽阔整齐。周王朝以“四方入贡道里均”为由,决定以这座新建的都城作为新的国都,史称“新邑”。为此,周王朝颁布了《召诰》和《洛诰》,并为此举行了盛大的诸侯集会。《召诰》和《洛诰》详细记录了迁都的过程和意义,以及对诸侯的期望和要求。

这是周成王即位以后的第一次会盟诸侯,也是周朝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盛会。各方的诸侯带着各自的方物,纷纷前来进献给王室,表达了他们对新王统治的认同与支持。据史书记载,这场检阅诸侯的盛会规模盛大,气氛庄重而热烈。诸侯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带着各地的特产和珍宝,向成王展示了他们的忠诚和敬意。

在成周朝会诸侯的现场,坛上挂着红色的帐幕,那红色的帐幕如同一燃烧的火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帐幕上以黑色的羽毛作为装饰,黑色的羽毛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使得整个坛显得既庄严又不失庄重。天子成王面朝南方,头戴冠冕但并未垂珠,那冠冕的材质珍贵,选用了最上等的美玉和黄金,工艺精湛,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天子的尊贵。成王身着八彩色的朝服,那朝服的色彩斑斓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将他衬托得更加威严而庄重。朝服上绣着各种精美的图案,有象征着权力的龙纹,有寓意着吉祥的云纹,每一个图案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天子的荣耀。腰间插着大圭,那大圭象征着天子的权力与威严,大圭的材质是珍贵的玉石,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代表着天子对国家的统治。

在成王的左右两侧,分别站着唐叔和郇叔,以及周公和太公望。他们都头戴冠冕,同样没有垂珠,身着七彩色的朝服,腰间插着笏板,依傍着天子站立在坛上,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对成王的支持与祝福,仿佛在诉说着对周朝未来的美好期许。唐叔和郇叔一脸庄重,眼神中透露出对成王的忠诚;周公和太公望则面带微笑,眼中充满了欣慰,他们见证了成王的成长,相信他一定能够带领周朝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