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人呢!上
旧议院大楼,短名单公布后的第三天。
抛除掉一些外籍创作者的小说,能够选取出来的作品一下子变得很少。
“选到最后还是只有班维尔的《死者》。”
桌面上放着《死者》《公寓》《何其相似》三部短篇小说作品。
《死者》被放在最上面,评委席中间的梅芙宾奇叹了口气说道。
其实在国会的人决定剔除掉外籍作者后,弗兰克小说的获奖作者一下变得明朗。
“《公寓》的表现手法太过普通,《何其相似》文学性不如《死者》。”
班维尔是经过爱尔兰市场验证过的作者,学者中间对他推崇的人也不在少数。
“早就决定的事情现在就不要拿出来反复提及了。”
短名单公布后的三天,组委的评选过程一下子变得安静。
不用扯着嗓子喊哪部作品参考了哪种文学手法,不用争论这位作者的文字里隐埋了何种思哲。
只从爱尔兰作者里面选,能够挑大梁的也好像只有一个班维尔。
“读书会那边反响怎么样”
简.乔伊斯张口,打断了那边洋洋得意的科尔姆。
短名单后的评审,科尔姆一直保持洋洋得意的嘴脸。
推举了今年的获奖作品,淘汰掉的还是他那个不太喜欢的龙川彻。
“反正获奖作品早就确定,大家随便聊聊嘛。”
被乔伊斯打断关于《死者》的优秀性议论,科尔姆笑嘻嘻的。
最近几天他心情不错,但是乔伊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带有明显乔伊斯式写作风格的龙川彻被淘汰,伯乐的名头还被他摘走。
“好好好,看看读书会那边的反馈。”
身份地位上,科尔姆是不如乔伊斯的。
为了避免女人恼羞成怒,科尔姆搬出一大批信件。
“这么多”
评委中间有人惊奇。
爱尔兰的读书会。
是一个民间的公益性组织。
由一些热爱文学的读者组成,代表的是读者市场的意志。
“今年赶上布鲁姆日,愿意参与的人不少。”
布鲁姆日就是读书日,前几日弗兰克组委会将入选短名单的作品装订成册,以随机抽取的形式寄送到读书会注册读者的家中。
“需要将作品完整看完,需要写不低于五千字的反馈,这读书会成员也是不轻松。”
有人感慨的说了一句。
爱尔兰文学气氛浓厚,但是愿意专门抽时间无偿给弗兰克小说奖写反馈的还是少数。
“都拿出来看看吧。”
寄回的信件很多,平铺在桌面上像是密密麻麻的雪。
虽然读书会的反馈对于获奖作品的评选只能提供参考,但是每年组委还是会认真翻阅。
“都是爱尔兰民众对于我们的支持啊。”
科尔姆面带笑意的打开,是一篇关于《死者》的读后感。
——
都柏林的雪夜,加布里埃尔站在窗前,凝视着漫天飞舞的雪。
——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是一场空,死亡到头来是一场空,所有生活的假象,都会面临着”空“。
——
《死者》给我一种“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的无来源安慰感。
好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共鸣,寄信的读者无疑从班维尔的作品里得到自己对于孤独的感悟。
“每一片雪都是孤独的个体,在虚无中自由坠落。这种疏离感,折射出后基督教时代人类的精神困境。”
读者的来信让科尔姆读的嘴巴一咧,他挥舞着手上的信纸满脸“看看,看看,都看看,我选的作品就是最好的”的得意感。
“都拆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