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郭沫若为什么一定要挖万历皇帝的陵?最早的考古纪录片
“宁可给富二代打工,也不跟贫寒出身的人白手起家?这……拿李世民和刘邦、朱元璋举例,好像还真是这样!”
“萧何同样对刘邦忠心耿耿,刘邦甚至想过除掉萧何。若不是萧何及时发觉,自污,往自己身上泼脏水,没准他也得死!”
[他若是想反抗,哪有人拦得住?]
[你以为他是项羽?]
[我要是韩信,早反了。]
[韩信要是谋反,没人能在战场上胜过韩信。]
[刘邦的军事能力也不弱,能领十万兵。而且刘邦身边有一大群人,文臣武将齐全,还打不过一个韩信?]
[可惜!还不如跟着项羽,虽然得不到重用,但至少不会丧命。]
[你以为人人都是你?对韩信这样的人而言,在功名面前,命不重要。]
[他是兵仙、大将军、齐王、淮阴侯。]
[如果韩信真的反了,那他就是枭雄。]
[他反了会遗臭万年。]
[韩信活到35岁,跟他有关的成语有34个。]
[有这么多?]
[国士无双。]
“咳……我只听过胯下之辱!”
……
【郭沫若为什么一定要挖万历皇帝的陵?最早的考古纪录片#历史#纪录片】
“皇陵被挖,还被拍成片儿了?”
“万历?是明朝皇帝!”
万历皇帝:“郭沫若……”
此刻,宋朝皇帝和清朝皇帝在幸灾乐祸,有的皇帝感到兔死狐悲。
万历皇帝的皇陵被考古挖掘了,下一个没准就是他们的皇陵。
【“这是1956年明十三陵定陵的考古挖掘现场,全程被摄像机真实记录,是中国最早的考古纪录片。”】
【“定陵是明朝万历皇帝的皇陵,从下葬到被发掘,已经过去了三百多年。”】
【“皇帝的地宫里会有什么宝物呢?”】
【“我们随着68年前的镜头,一睹这座皇陵地宫。”】
【“1956年,在郭沫若的带领下,深入地下27米深的地方,考古专家终于找到了定陵的金刚墙。”】
【“考古专家小心取下金刚墙上的砖块后,一个人被安排先进去观察情况。”】
【“据考古人员回忆,他是抓阄抓到才无奈进去的,因为大家都怕后面有机关暗箭。”】
【“好在只是虚惊一场。”】
万历皇帝朱翊钧悲愤道:“朕恨,恨不能把朕的皇陵设满机关。”
某个大聪明皇帝突然想道:“朕急需一颗核弹守护皇陵。朕的地宫里面要是有一颗核弹,谁敢挖朕的皇陵?”
【“进去之后,是一扇汉白玉的大门。”】
【“大门被一块自来石从里面顶住了。”】